这个秋天,我在英国度过了生平第一次的夏时制(Daylight Saving Time)。简单来说就是时间的转换,在每年的10月最后一个礼拜日,3点凌晨的时候,把时针调至2点凌晨。夏时制会在每年的3月作后一个星期日结束,那个时候,大家会在凌晨3点把时针调至2点凌晨。(美国是11月第一个礼拜日开始,并在3月第二个礼拜日结束)。
夏天开始直到冬天,早上太阳会越早出来,也越早天黑。因此,人们会睡掉了白昼,

网上搜寻了到这则故事,“最早有夏时制构思的人是富兰克林(避雷针的发明者),他在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期间,由于习惯于但是美国农村贵族的早睡早起生活,早上散步时看到法国人10点才起床,夜生活过到深夜。于是他在1784年给《巴黎杂志》的编辑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法国人的生活习惯浪费了大好阳光,建议他们早睡早起,说每年可以节约6千4百万磅的蜡烛。”
对于我来说,有点不习惯这夏时制,除了那晚格外兴奋,因为多了一个小时睡觉时间,在接下来却忽然强烈感觉到天亮和天黑与嘀嗒嘀嗒跳的时间极度不符合。我脑里的赤带马来西亚时调和北半球的英国还是有差异,这是除了天气我还必须习惯的事物。然而英国的气温已经降到12C左右,我开始有点习惯冰冻寒冷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