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5 July 2011

喃喃 21 - 恐惧感

   
这个星期一,休息。没事干,也不想干些什么事情。就想要独自一个人与自己相处,想让自己在这个沉重的生活里有个寂静的空间,像手扣着枷锁的犯人,祈求套开枷锁,哪怕只有一分钟也好。他们都说我很怪很Sohai休息也不出来Happy下,整天在家里呆着,久了脑子就有问题。他们知不知道?虽然人是群体动物,但是与人相处太久,总是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去释放自己的情绪,哪怕是就安静的独自发呆也好。在英国时候,曾经在River Thames旁的一棵大树下的石椅看过这样的一句话"Every people need a places to think"。可否,不要只让享乐充数生活的空闲?

就快回家了,越来越感觉到害怕,有种恐惧感悄悄的蔓延在我脑海里。近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纠结到底在哪里?至今,只不过离开了1年又10个月,快回去的当儿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忧虑着;这次啊,会不会像我第一次去旅行,担忧这个那个的?应该就是了。 担心也并非没有理由的,大家都在改变,自己也变了,会有些惊讶的。以前我们Sohai Sohai的Hang out到不知道要去那里,我们打电脑游戏至天亮才回家,我们一起到ooipin家温习mathematic tambahan(虽然事后证明这段时间我是虚度的),还有很多一起干过却数不尽Sohai事情距离现在很远很远了。现在…朋友们里,有的结婚了,有的开起店当老板,有的有车有房有钱途,有的大好前途却垮了,有人一点变化也没有……我们不知不觉地在长大,每个人都往自己的理想奔,我也在自己的梦想路途中,还是很不习惯有了变化的每个朋友。

听年长的人说过,工作后的朋友性质,是依据阶层分类的,比如说你当某公司的高层,会和你抱此联络的朋友大多也属于这个level的。如果你一直都是公司里的小职员,也不会贸贸然的融入一些比较成功朋友的圈子。 他们说读书的时候是最好的了,不会像出来工作后分得那样明显,我想是吧。假如有一天我很没有淋用,一无是处的话,又想要攀攀给自己添光,会怎么样呢?首先我不会原谅自己。可是,有谁又能确保我会是有用的人呢?没有人。哈哈




夏天到了,鬼佬都到有太阳的地方度假去了,餐馆变得较冷清,这里餐馆的生意额是有季节性的,夏天的生意总是淡薄些。这也好,给了我点空旷时间计划未来,还有思考出路。我拿起了纸和笔,做了一样无聊的事情,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弱点”,“优点”和“懂的东西”……无聊到。总结来说,我确实除了旅行之外什么都不会了,我还能做些什么呢?至于学历方面,始终有遗憾和后悔,毕竟当初的旅游管理是没有毕业的,学院时期是虚度的。想写文章,文笔却没任何的进步,然后又想要用文字结合旅游,却又不符合经济效益,从生产线,到包装,然后推销,花太长时间了,两个月才一篇旅游文,不破产才怪。怎么办?不要紧,不着急,没有人在23岁的时候知道33岁会做些什么的。

我还是只想做好自己,要在这段流放自己的时间里对自己有着更深的了解。同时,保持我对每样感兴趣的东西的热情。我喜欢历史,喜欢地理,喜欢博学,喜欢旅行,喜欢摄影,喜欢看书,喜欢讲话,喜欢发梦…这些都是我现在应该做的事情,但我不喜欢别人批评我喜欢的东西。就好像我的老板,常常说我浪费钱来买这么贵的National Geographic(€7.5)和英国报纸The Independent(1~€2)。他说,The Independent是生意人才看的报纸,而我们这些等级的人看The Sun或Herald Evening就好了。是的,是有些浪费钱,甚至有时候我真的因为英文太深看不懂,但基本上我的英语程度还是能够理解报道里的大概内容,另加上一直都有留意时事,其实我没有浪费钱。只是,我那老板或许看不习惯我吧,或许他看到23岁的我,和那时23岁的他,差距太大了。不管怎样,我喜欢文字里带给我的广阔的想象空间。




有时候,人会做错事情,与其遗憾和后悔,倒不如确保不让自己有重犯的机会。


    

Tuesday 12 July 2011

Bersih 2.0 Oversea Rally - Ireland (Dublin)

  
最近的话题是什么?Bersih。身在国外的我,也免不了谈这个话题,就连到了马来西亚餐馆用餐,也能听见隔座的不相识大马人讨论这事情。你们知道吗?每一个在外国大马人都在看着这个游行吗?

几天前,7月7号,我无意发现原来我居住的城市Dublin也有举办Bersih 2.0 Oversea Rally,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加。我打了电话给朋友,也留了信息,可惜都没空。既然已经决定去了,自己一个人也没关系,毕竟自己微小的一份力量,聚少会成多的。在前一个晚上,我记得当我是亢奋的,虽然那时候已经凌晨3点钟了,马来西亚时间是10点早上, 我看了网络的报道,已有几十人被捕。但我坚信,这一切会实现的。我不知道和我一样身在远方的大马人会否相应?但比起即将参加游行的家乡同伴们所 面对的未知,不足一提。


 Facebook的页面里写着早上10点半,在St Stephen Green集合。
这是靠经Dublin市中心的一个大公园。夏天的时候,很多洋人都到这里晒太阳的。


 我以为,不会那么多人来吧,结果还蛮多下。


 大约11点多一点,游行开始了。我不知道他们带我们往哪儿去,就跟着队伍走。没有警察,没有镇暴队,我们的游行就是一个普通活动,如果你要我继续形容……这个游行就是,根本没有人鸟你,没有人的空鸟你,这个自由的国度有太多的游行了,有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游行!


他们把我们带到了Malaysia Hall的门口。我听之前和我工作的老人说过(他60年代末这里读大学),Malaysia Hall是以前政府提供所有马来西亚学生比较便宜的食物和其他用品。而且这里是他们那个时候聚集的地方,总之就是在爱尔兰的马来西亚人的窝。 现在他们跟我说,这里变成了Ghost House了,再也不是马来西亚学生的聚集地。


其实这些小孩,绝大多数都属于Ireland born的。他们说着马来西亚式的马来语,和爱尔兰式的英语,其中一个问了我一个可爱的问题“Are you Chinese”“Yes, i am Malaysian Chinese”,我回答。他的意思其实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觉得很可爱,毕竟在这里长大缺少了我们那种种族间的情感。


我记得有人跟我说过,很多到海外读书的马来人,都是拿政府钱,都是支持UMNO的。现在我才知道这是不一定的,绝大多数的他们都曾在这里读书。然后我又想起一个说法,马来西亚政府把聪明的马来人送到外国读书,目的是不要他们回来,免得这群精英回来推翻他们。 好像都对。


他们正在解说,Bersih斗争的意义。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都到齐。
这就是我们的马来西亚!


 孩子,如果你要对这斗争有所了解,它涉及你和我们的未来啊。


忽然间我想起一幅著名的画……2010年11月末,我趁着餐馆尚不忙时候,拿了3天假期再次飞到了法国巴黎,参观了之前错失的卢浮宫(Musuem Louvre)。依稀记得,那时候外面下着雪,气温降到了0度左右,卢浮宫很大,陈列品实在太多太丰富了。我参观了几样博物馆里的出名作品之后,因下雪而打消了在外溜达的想法,便在博物馆里随便参观。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一幅画……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中文为《自由引导人民》。我知道这幅画,曾阅读过关于油画的书籍,读过这幅画的解说。我站在画前,是惊呆的,他栩栩如生的带出了法国几百年的革命历史,太震撼。这幅画其实很著名,它是法国迈向人民自由的代表作,每次说起法国革命,没人不会不提起它,只不过陈列在卢浮宫里,被其它陈列品掩盖了它的光芒。





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是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当时候的国王为了增强王权,结果宣布解散议会,并限制公民的选举权和出版自由。没想到这激怒了法国人民,于是他们再一次发动革命,工人,商人,知识分子,城市居民纷纷走上街头,和国王的军队对抗,经过了3天3夜的巷战,最终人民赢了这场斗争,而法国国王被逼退位。这幅画所要表达出的思想就是, 不分阶层的人民追求属于自己的权利。 画家因亲眼看见了这场斗争,于是决定用画笔,把这场战斗记录下来。

朋友在Facebook里留言给我,现在的政府太烂了叫我不要回来了。为什么我要离开?我只不过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并非追求在国外的生活。我们这一代和上一代的人不一样,他们是被吓大的,没有“滥”用,如果你听到你朋友对这游行冷嘲热讽,请你告诉他“这是我爱马来西亚的方式,请你尊敬我”,再问他“那你爱马来西亚的方式是…”?我想说的是,从前常有人问,“我爱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爱我吗”?这是老我们一辈的人的想法。今天的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几乎都有个共同的想法…我爱马来西亚!所以要改变马来西亚!

为什么我要写出来?游行是法律所允许的,为什么你不看看世界各的游行?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香港、泰国、台湾、埃及、突尼西亚…他们有被阻止吗?虽然很多执政党都在选举败选,甚至推到了独裁几十年的政府,这就是我们“敬爱的政府”所害怕的。 啊,忘了,可能在马来西亚的你们根本就不知道其他国家的游行。都被过滤了。


Our fighting wont stop although we all are oversea